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新闻动态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集成电路发展4

发布时间:2021-01-07


我国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六十年代,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65-1978年:以计算机和军工配套为目标,以开发逻辑电路为主要产 品,初步建立集成电路工业基础及相关设备、仪器、材料的配套条件。

1956年,中国大陆开始把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建设层面,鼓励发展半导体产业。同期,中国科学院首次举办半导体期间培训班,聘请归国专家讲授半导体理论及技术。1957年,中国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1962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硅外延工艺,1965年,河北半导体研究所也制造了DTL型逻辑电路,随后,上海元件五厂制作出TTL电路产品。这些小规模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出现代表着小规模集成电路在中国的诞生。1972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块PMOS型LSI电路,1976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利用中国自主研制的ECL型电路成功研制出运算1000万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在自力更生的初创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国家投资,发展比较顺利,但是与同一时期世界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工业化规模生产方面同国际相比差距较大。

第二阶段1978年-1990年:主要引进美国二手设备,改善集成电路装备水平,在“治散治乱”的同时,以消费类整机作为配套重点,较好地解决了彩电集成电路的国产化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探索发展时期。中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了多个重点项目。同年,国家投资13亿元,支持24家企业从国外引进33条先进的生产线,1986年国务院对集成电路等4种电子产品实行多项优惠政策。经过了探索发展期的艰苦奋斗,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和企业。但是由于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以及产业发展环境的制约,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同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相比,技术上一直处于落后3代左右的差距,国内市场高端芯片长期以来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第三阶段1990年-2000年:以908工程、909工程为重点,以CAD为突破口,抓好科技攻关和北方科研开发基地的建设,为信息产业服务,集成电路行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863”计划对一些集成电路基础研究进行了大力资助,先后实施的908、909工程使中国的集成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部分进展,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但是,集成电路的发展情况不理想。1992年进行税制改革时,国家取消了1986年实行的4项优惠政策,增拨了电子发展基金。为了加快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经贸与信息产业部组成联合小组,并起草了相关芯片企业优惠政策条款。在重点建设时期,国家梳理和整顿了集成电路产业出现的投资过于分散问题,选择了华晶、华宏、上海贝岭、上海先进等几家集成电路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对象。

第四个阶段是2000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期

200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国家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国家颁布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措施,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惠、更加正对性的扶持政策。